239.臣,乞骸骨!

老夫这暴脾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红毛丹小说www.gladsum.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读书人闹事向来都是很有一套的。
  
  比如李牧前世,历朝历代都有读书人闹事的事情。有功名的读书人属于士,比如在明朝划分阶级士农工商排在首位,他们有着‘见官不跪’、‘刑不上士大夫’之类的特权。也因此,这帮满嘴孔孟只读经义眼里揉不进沙子的人敢于闹事,而且官府一般拿这帮人根本没辙。连明朝臭名昭著的锦衣卫和东西两厂没有上面的命令都不敢动这些人,只因为动一个就动了一窝,但凡有人举着拳头吼一嗓子就跟捅了马蜂窝一样,打又打不成,骂又骂不过,毕竟这些家伙讲究同窗、同乡、师生,动他们就相当于和整个文官系统做对。
  
  最烦人的是这帮人还掌握着舆论,黑的都能给你说成白的,徒呼奈何?
  
  读书人向来都是一个比较单纯的群体,他们最容易被文官集团忽悠着打头阵。而他们也乐意闹事,毕竟士林中讲究一个清名,博清名的话‘取义成仁’当然是最好的办法——比如明朝的御史就喜欢没事儿逗皇帝生气,作为言官不挨顿廷杖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很有些作秀成份。虽然学子们和他们相比要低端一些,但道理是同样的,走位一样的风·骚。
  
  所以,一般掌权者是很烦这些家伙的,毕竟他们一旦闹起来事情就大了,没事儿都能惹出一堆事情来——比如堵在礼部衙门门口静坐示威什么的,朝廷还要不要脸面了?
  
  李牧知道,国子监闹事这种事情不能看表面,而要看背后的东西——闹事也要有个由头不是?作为学生没事干见天儿跑大街上咋咋呼呼,真当朝廷不敢收拾你?所以李牧不管这帮娘炮怎么骂自己,他在思考一个问题:他们闹起来是什么意图?
  
  大家都不傻,不可能因为一个齐国使臣的几句讥讽就怒火朝天:拔鸡毛的典故历历在目,齐国人说大秦办事拖沓不怕谤君么?
  
  思来想去他都觉得这事儿有蹊跷,可他一时又想不通原因,只能先放在一边看看事情如何发展了。
  
  叮嘱了赵雨涵如果明天真的议定和亲她就立刻宣布出家为太皇太后祈福,打发姐弟俩回去后李牧终于可以消停一阵了。
  
  翌日凌晨李牧就被雏叫了起来。
  
  对于宅男来说早起真的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还好国公府离皇宫不是很远,不像某些住的远的大臣午夜就得动身——凌晨三点是要候在午门外的,凌晨五点开宫门,相当的折磨人。
  
  昏昏沉沉的被雏套上朝服——大秦制三品到五品官员着绯色官服,三品以上是紫色,五品以下是绿色,七品以下是青色。所以李牧不得不穿着那身娘炮的绯色朝服扶着碍事儿的玉带一摇三晃的到前堂和自家老爹以及大哥汇合,草草吃了点东西后,第一次上班……上朝。
  
  车架到了午门外,下车后李牧就觉冷飕飕的。八月的凌晨还是比较凉的,午门外几乎没什么遮挡,冷风呼呼的顺着宽大的袖子往身体里灌,一下子就把李牧那仅有的一丁点兴奋浇没了。他非常羡慕自家二哥,王城近卫军的果毅都尉没上朝的必要和资格……
  
  李泰来得算是晚的,不多时宫门开启,文武百官在金水桥上列队,这时候李牧就显得有些特殊了——年龄小些的比如翰林编修或者六科给事中品级低,所以都在队伍的末尾,而李素是正四品武官,旁边均是一群十六卫的中郎将,一个个五大三粗胡子拉擦没一个四十以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